11家银行系险企业绩比拼:保费收入超3467亿元 净利却大减110亿-当前聚焦
“2022年,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等11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17.22亿元,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110亿元。”
背靠“大树”不一定好乘凉,在业界的印象中,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银行系保险公司肯定赚的盆满钵满,但实际上则完全相反。
(资料图片)
2022年,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中荷人寿以及汇丰人寿11家“银行系”险企全部实现保费收入的正增长,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67.93亿元,同比增长10.06%。
但净利润表现则完全相反,2022年,上述11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17.22亿元,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110亿元,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保费收入均正增长
中邮人寿超900亿元
从11家险企的保费收入来看,2022年,中邮人寿保费收入位居榜单首位,为914.34亿元,其次是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两家险企保费收入均在500亿元左右,分别为500.16亿元、491.22亿元。
另外,保费收入超过300亿元的包括农银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332.66亿元、311.89亿元;保费收入在200亿元以上的为招商信诺人寿,保费收入为265.19亿元;保费收入在200亿元以下的为交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181.44亿元、173.26亿元、170.76亿元;保费收入在100亿元以下的为中荷人寿和汇丰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89.76亿元、37.25亿元。
从保费收入增速情况看,汇丰人寿达到了52.29%;招商信诺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和中银三星人寿超过了20%,分别为21.55%、21.21%和20.83%;中信保诚人寿和农银人寿分别达到了16.26%和13.15%;其余依次是交银人寿的7.10%;中邮人寿的6.56%;中荷人寿的6.39%以及工银安盛人寿的5.47%;建信人寿建信人寿保费收入增速最低,仅3.35%。
背靠“大树”银行,这11家险企的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也被业内视为是正常现象,有业内人士直言“当下,人身险行业深入转型的当下,银行代理渠道再度成为各家公司竞相争夺的重点销售渠道,不仅是银行系险企,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中,银行保险业务占比持续攀升,有公司业务占比将近三成。”
实际上,近年来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近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3%,超过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已经连续四年增长。2022年,银保保费增速更是远超个险,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近1.1亿元,同比增速达10.47%。
02
净利润均大幅缩水
光大永明人寿同比大降931.33%
不过,保费收入的增长并没有给其带来净利润的增长,反倒是呈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2022年,上述11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17.22亿元,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110亿元。其中,仅有中荷人寿实现净利正增长,增速为11.75%,其余10家净利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亏损最严重的光大永明人寿净利更是同比大降超900%。
具体来看,上述11家险企中有5家出现亏损,另外6家为盈利状态。
其中,5家亏损的银行系险企为光大永明人寿、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汇丰人寿以及交银人寿,亏损金额分别为12.47亿元、12.19亿元、7.98亿元、5.33亿元、3.6亿元。
6家处于盈利状态的银行系险企为中信保诚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中邮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以及中荷人寿,净利润分别为11.75亿元、6.74亿元、4.02亿元、1.1亿元、0.64亿元、0.1亿元。
从净利润变化情况看,降幅超过100%的险企有5家。其中,光大永明人寿较去年同期缩水约15.05亿元,同比下滑931.33%,降幅在11家险企中最高,同时还包括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交银人寿、汇丰人寿,降幅分别为202.61%、147.16%、142.86%、136.89%。
降幅在100%以下的险企有5家,分别是中邮人寿、农银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以及招商信诺人寿,分别降幅分别为7.35%、65.08%、59.69%、52.24%、43.03%。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险企投资端业务面临较大挑战,资本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收益不达预期,是影响银行系险企利润表现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22年,11家银行系险企中有10家实现正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但仅有交银人寿1家超3.5%,而且中邮人寿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出现了负数,为-0.01%。
03
偿付能力持续下滑
建信人寿、中邮人寿均低于8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家银行系险企不仅出现了集体亏损,而且还集体面临偿付能力下滑的不利局面。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11家银行系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介于124.00%至218.37%之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介于73.00%至143.34%之间。
虽然均高于监管要求,但是大多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较三季度未有所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2年四季度,建信人寿和中邮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跌至80%以下,分别为73%和73.96%;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均低于100%,分别为82.92%和94%,其中,工银安盛人寿偿付能力连续下降者,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工银安盛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5%、123%、107%、94%。
“这与公司的产品类型和资金占用情况有关”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险企的产品以储蓄型为主,这类产品的年新业务价值较低,可能会造成公司现金流紧张,此外,银保渠道也会占用公司大量资金。
1.
2.
3.
4.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11家银行系险企业绩比拼:保费收入超3467亿元 净利却大减110亿-当前聚焦
- 当前信息:英飞拓:下修业绩预期 2022年预亏10亿元-12亿元
- 东吴证券:给予海南机场增持评级-焦点信息
- 环球新动态:勇敢的选择 动态体验哪吒双门 GT 跑车
- 莱昂纳德右膝扭伤今日缺战,G2带伤出场
- 全球热文:正能量如何能有大流量?望城区这场会议干货满满
- 全国副省级城市名单?_全国副省级城市名单
- 冲突持续升级 苏丹一夜之间变成战场_天天头条
- V观财报|清研环境收函:主要客户向公司输送利益?|天天观察
- 大洛谈得知字母哥无法出战:雄鹿的心态是没人能凌驾于任何人之上
- 有大神预测:老百姓又要过“紧日子了”,3个原因早知道早做准备|当前消息
- 杨紫琼将主演《星际迷航:31区》 预计今年开拍|天天快看点
- 2023浙大紫金港校区山茶花赏花指南一览(附参观预约流程)|天天热议
- 安超桌面云对金融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_全球快看
- iPhone 14遭多位机主集体投诉 原因不能忍:频繁重启
- 绝地求生dym卡盟(dym卡盟)|天天观速讯
- 天天报道:弟媳:切尔西需要扩大更衣室面积,不然装不下这么多球员
- 今日聚焦!不止虹膜识别,德施曼发布哨兵猫眼等多项智能门锁技术|科技前线
- 天天微动态丨宝马“失火”殃及冰激凌品牌 官方紧急澄清:与我无“瓜”
- 英雄人物故事_关于英雄人物故事的简介 天天关注
- 全球快看点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石化行业碳达峰实施计划将很快发布
- 每日热点:2023广州许巍演唱会门票哪里买?
- 芭拉是什么水果?
- 枪支暴力剧增:美国人心理创伤正在广泛蔓延
- 恒力石化(600346.SH):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已累计增持997.7064万股、增持额约1.5亿元:聚焦
- 社评:中国外交很忙,没空接待缺乏诚意的人_天天热推荐
- 400枚导弹!美助台“以武拒统”,中方反制,对美企实施稀土禁运
- 环球热头条丨丰原药业2022年营业收入超40亿元 净利润增长25.57%
- 荣耀90系列手机通过工信部入网,高配版将搭载高通骁龙8+神U
- 天天看热讯:不收代言费也开特斯拉!詹姆斯·卡梅隆、比尔·盖茨、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