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Big Pharma的赛场,百济神州为何能一骑绝尘?
近年来,我国制药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制药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正在由制药大国转向制药强国。数据显示,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管线产品数量的贡献已由2015年的4%跃升至2022年的20%,中国药品市场已占全球药品市场的20.3%,成为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百济神州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实现产品销售跨越式增长的原因,一是在于其产品管线稳步筑基,巨大的研发投入逐渐转换为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二是公司独立建设国外销售渠道的能力,在一众创新药企中脱颖而出。
总体来看,虽然行业规模在2022年有所波动,但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创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仍然不变。而企业要追求产品创新,必须对产品研发持续加码,不断丰富研发管线才行。百济神州对此也非常笃定,从财报数据来看,2017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逐年递增,分别为20.17亿元、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112.8亿元。但是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也引发了市场对百济神州“高举高打”模式的质疑,有媒体报道称,百济神州激进的打法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或无法保证能够从经营活动中产生正现金流。
事实上,百济神州虽然营收亮眼,但是利润端长期承压,2017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亏损9.8亿元、47.46亿元、69.14亿元、113.83亿元、97.47亿元、136.42亿元。而引起亏损的直接原因,便是巨额的研发投入,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开支合计220.54亿元,而研发费用112.8亿元,占比超过一半,为51.15%。
放弃短期盈利,坚持研发追求长期竞争力无疑是正确的,但相比业内其他公司而言,百济神州的风格仍称得上激进。公司6年间研发投入累计近430亿元,而同样聚焦抗肿瘤领域,成立于1970年的国内“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在2017-2021年间,研发费用共计192.57亿元,不到百济神州一半。
不过百济神州的激进,或许正是行业需要的。尽管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制药市场,但国内创新药仍处于追赶全球制药巨头阶段。公开数据显示,2012至2021年间,排名前20位的跨国制药公司中,有不少在中国拥有超过15种批准药物,投放市场的总数为313种。相比之下,中国公司只有31种批准药物。
而在产品背后的研发投入上,差距也较大。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罗氏研发投入为176.75亿美元,强生为146.03亿美元,辉瑞研发预算为114.3亿美元,国内投入最高的百济神州也仅为16.4亿美元。
技术竞争力是一家药企的核心,若是在研发方面差距越来越大,企业实力层面的追赶便会更加困难。百济神州对研发的投入虽然使利润方面和财务数据承受了不小压力,但体现了一家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创新药企的雄心。
不过好在百济神州的研发成果正在加速兑现,财报披露,公司2023年计划推出4个以上新分子实体。而且自2024年起,预计每年将有10款以上新分子药物进入临床阶段。研发管线是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代表着药企的未来,而商业化能力则决定了企业能否活下去。从财报来看,公司2022年在这两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百济神州正在从Biotech上探为Big Pharma。
研发管线多项里程碑展现Big Pharma潜力,渠道铺设打通商业化关键节点
从Biotech上探为Big Pharma,是所有创新药企的目标,但是难度不小。广发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超过600家Biotech企业在纳斯达克IPO,其中成长为Big Pharma的案例仅12家。具体来看,Biotech和Big Pharma是两种模式,Biotech主要是追求技术层面的突破,然后再看这项技术有哪些应用方向,而Big Pharma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拓展药品应用来增加收入,并利用新适应症获批来延长市场独占期等。Big Pharma需要兼顾技术迭代和产品渠道拓展,需要完成研发到商业的体系化,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以此来对标百济神州,百悦泽(泽布替尼)已经展现了公司成为Big Pharma的潜力。一方面,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全流程药品开发能力的代表性产品,2019年通过FDA批准后,成功在全球范围内上市。2023年1月20日,FDA批准泽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同时,泽布替尼的ALPINE试验在美国取得了优异的数据,有望在CLL/SLL这一适应症上追赶伊布替尼的地位,并开启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据财报披露,2023年,百济神州将迎来多个里程碑和催化剂时间,包括BTK和PD-1的适应症扩展,后续核心管线包括Bcl-2、TIGIT,早期临床阶段新药BTK降解剂等。百济神州已经构筑了深远和长足的在研管线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用药方式,进一步覆盖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认为,我国生物创新药走向全球商业化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药品需具有全球临床价值,产品本身具有市场竞争力;二是企业需要有大量资金和全球化人才。
百济神州目前已经成功打通了产品竞争力这一节点,另一重要节点也在不断取得突破。财报显示,公司目前已组建了超3500人的全球化商业团队,40个全球办事处。2022年公司大幅提高了产品销售方面的投入,19.7亿元,同比增长73.7%,表明公司正在加快全球范围内广泛商业化药品的步伐。而财务状况方面,公司管理层也颇有信心,财报预计,2023年公司核心产品收入会继续大幅增长,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优势。
结语
长周期、大投入、高风险是创新药行业的特点,因此,对赛道中的企业而言,这是一场比拼综合实力的耐力跑。在2021年,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徐佳熹认为,Biotech通向Big Pharma,商业化和国际化能力是关键。而百济神州2022年的成绩单,揭示了一条Biotech升级为Big Pharma的可行路径,即通过多元化管线进行差异化的创新,同时布局国际市场,尽快回拢现金流,进行后续产品研发、上市,形成良性循环。当前创新药行业政策清晰确定,宏观经济市场显著复苏,资本市场的耐心充足,诸多利好之下,百济神州的未来,市场拭目以俟。
作者:好蓝不灵
来源:港股研究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奔向Big Pharma的赛场,百济神州为何能一骑绝尘?
- 日本福岛一核2号机组池内燃料棒取出作业定于2025年启动_热点
- ProGrade Digital 的最新软件可让您更新存储卡的固件
- 自带大按键大扬声器,这款国产德生收音机,一键开启听广播模式_环球百事通
- 环球关注:赢创未来丨4.27万信至格酒店西安投资开放日,盛邀莅临!
- 当前最新:报告:商务旅行再也回不到疫情前水平了
- 中钨高新4月25日盘中跌幅达5%
- 当前关注:东吴证券:看好算力芯片及服务器相关零组件的成长空间
- 脉泽技术亮相西部水电论坛 倍受追捧
- 必须订三餐一天500,消费者预定五一期间民宿遇“威胁式”砍单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九点一-今头条
- 淮南养老金能提前支取吗?
- 贵州高校面向全国招聘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院长和专任教师-世界新消息
- 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展映仪式举行
- 机械键盘灯光怎么切换快捷键_机械键盘灯光怎么切换 环球新资讯
- 安逸四川日历海报丨渠县文峰山:翠绿如画,山环水绕
- 每日动态!新民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北京延庆无人机科技创新园启用 热门看点
- 消息称苹果赢得对Epic Games的裁决 天天报道
- 连贺高速项目征拆工作成效显著
- 人社部:一季度就业局势保持总体平稳|环球视讯
- 韦布在分子云中发现行星组成_环球时讯
- 正太扭腰视频 正太受
- 业绩高增符合预期,新能源产品持续放量
- 亚星客车:4月24日融资买入104.58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297.75万元
- 最新消息:开票资料包括哪些内容(开票资料包括哪些)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视频_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天天看热讯
- 探月、探火、行星探测……未来我国深空探测看点 天天播资讯
- 滚动轴承规格尺寸表_滚动轴承型号规格表
- 博迁新材(605376):4月24日北向资金减持7.76万股